发布时间:2021/6/6 来源: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。为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史,感悟党的初心使命,赓续党的红色基因,真正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,6月5日下午,学院邀请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刘方军作题为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及现实与历史意义》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。学院理事长王泽民,副院长张健,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党团员代表、教职工代表近200人聆听了报告。副院长王苏芝教授主持报告会。
刘方军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结合对百年党史的学习认识,用生动鲜活的党史故事和自主创新案例,从“何谓党性和党性修养”“增强党性修养的努力方向”和“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论述的现实与历史意义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。分别针对“什么叫党性”“关于哲学的党性”“关于党员干部的党性”“关于政党的党性”等具体问题作精准剖析。他指出增强党性修养的六个努力方向:第一,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坚定理想信念;第二,加强政治素养,提升政治能力;第三,从“扬弃”中国传统官德中涵养道德修养;第四,坚持民主集中制,加强纪律修养;第五,密切联系群众,加强作风修养;第六,不断增强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。
刘方军说,在高校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向师生讲清楚党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引导教师学生把党的历史学习好、总结好、传承好、发扬好,对于总结经验、认识规律、掌握主动,对于传承红色基因、牢记初心使命、坚持正确方向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讲座最后,王苏芝指出,在全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我院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,在新时代谋求新发展的重要工作,并对学院教职工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提高站位,坚定信念;二是深入学习,提高觉悟;三是开新局谋新篇。
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学院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学党史,悟思想,办实事,开新局,不忘立德树人初心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教育引导全院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在学史明理中筑牢思想根基,在学史增信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学史崇德中赓续红色基因,在学史力行中担当时代重任,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。
主讲人简介:
刘方军,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,曾在基层政府工作多年,历任省直团工委书记、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,有着丰富的基层和机关工作经验,对机关党建工作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思考,先后在《人民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《旗帜》杂志等主流媒体发表多篇理论作品。2020年参加中央党校第3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,期间起草的理论文章《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首位》在《学习时报》发表。